逃避自由 - how

- book

目录

承接上篇文章逃避自由 - why谈到的,既然自由背后有这么大的代价,而且自由本身也不一定对每个人来说都真的那么重要,自然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去逃避自由。

这里最重要的词就是“下意识”,即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是主观有意的去逃避自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逃避这条路。

如果是主动选择,那么不管是逃避或者是去追求自由都是等价的,选择并没有对错高下之分,完全是个人偏好。但如果这个逃避是发生在我们潜意识中的话,那这甚至都不是我们的选择,这种情况就有必要去把它挖掘出来好好想想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这本书里主要谈了三种逃避机制

  1. 权威主义
  2. 破坏欲
  3. 机械趋同

这里我就认真谈谈我认为最有趣的权威主义,后两个大概就一笔带过了。

权威主义

先引用一下书里的定义:

(权威主义是)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 … 这种机制的更明确行驶在与渴望臣服或主宰,即我们所说的受虐-施虐冲动。

这里提到的受虐-施虐性格,也被作者翻译成权威主义性格。我这里把权威主义性格表现在个体和个体之间和个体与集体之间分开来聊聊。

个体与个体

当我们依附于个人的时候,其实就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施虐受虐。非常有趣的是,施虐和受虐的底层逻辑(话说我现在真的特别讨厌用底层逻辑这个词 Orz)其实是完全一样的, 即通过与别人合为一体的方式来扩大自己。只是这两者完全用了两种对立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施虐

书里提到了施虐的三个层次

  1. 让别人依赖自己,以无限权力统治他们
  2. 剥削利用,吸净榨干
  3. 希望别人受折磨

别看这几个说法很夸张,好像只有很变态的人才会做这种施虐的事情。实际上第一点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只是程度的区别。我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那种类似于“我这么说,这么做是为了你好”的言论。这种言论背后隐含的话其实就是“我知道什么是对你好的,所以你最好听我的”。再放大一点,即书中这句:

我统治你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你最好的,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你就必须绝对服从我

所以在我看来,任何“这是为你好”都是一句非常非常骄傲的话。虽然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大概率确实是好心,但这种(无意识)居高临下的态度,就真的让人很讨厌。更可怕的是,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往往还会自我感动,认为自己在帮助别人所以自己站在了道德高点从而没法去理解对方其实并不认同这是一个为自己好的方式。

如果你是常常喜欢说这样的话的人,那我建议就是多去想想“万一我错了呢?万一这不是对方想要的好呢”。如果你身边有常常爱居高临下用这种话来绑架你的人。我建议直接用"go fuck yourself"怼回去。。。

扯远了,回到主线。关于施虐和施虐者,这本书也有一个很有趣的反直觉的观点,即施虐者反而是依赖于受虐者的,因为施虐者感到力量的根源来源于统治别人的这个“事实”。渴求权力并不是根植于力量,而是根植于软弱。这里的软弱在于,施虐者无法独立的生存下去。

这点其实也不难理解,一个王国不能没有臣民,不然这个王国自己就会崩塌,因为他的权力没有统治的实体。但反过来,一个“臣民“理论上是可以独立于王国存在的,无非是他的安全没有保障而已。

受虐

与施虐的使别人成为自己相反,受虐则是除掉自我,通过失去自由来除掉自由的负担(责任)。书中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的一段话也非常精确的描述了这种心理。

最迫切的需要是找到一个可以投降的人,尽快的把他这个不幸的受造物与生俱来的自由交给那个人。

受虐者在献出自由与权力融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安全感和自豪感。没了自由就逃避了做决定,逃避了为自己命运承担最终责任,也不必为任何决策而疑惑。

典型的受虐人格会依附于权力,而权力的持有者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人或者集体。这里我喜欢「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里面提出的“终极拯救者”这个概念。即典型的受虐人格会一直去寻找那个所谓的终极拯救者来拯救自己。而这个终极拯救者甚至不需要做什么,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安慰。有他的存在,意味着任何错误都能被原谅,任何责任都有人来兜底,甚至最后的死亡也都有人来赦免。终极拯救者会常常被具像化到一个人身上,只可惜显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会是终极拯救者,所以这个期望总归是虚妄。

个体与集体

与依附于个人相对应,我们也可以依附于集体。这点应该比较好理解。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其实都太弱小了。怎么能让我强大起来呢?走捷径的办法就是去替换“我”的定义。当“我”不再指代是我这个具体的,独立的个体,而是千千万万个“我”组合起来的群体,那自然“我”就变得非常强大了。

为了将“我”这个个体融入周围环境,那要做的事情就是消灭自己的个性,放弃自己的自由。当“我”跟身边千千万万个人没有任何区别的时候,“我们”就彻底的替代了“我”。

可能听起来这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倒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放弃自己个性去迎合集体吧?但实际上集体的感染力真的强大的让人难以抗拒。如果大家有去球场看过球赛,看过演唱会这样的经历,大概就能或多或少的体会到那种,彻底融入环境中的兴奋感和充满力量的感觉。或者这件事情可以再说的更小一点,当你不知道周末吃什么,随便找了个排队最长的网红餐厅去吃饭的时候,这也可以算作是放弃个性去融入集体的表现。

这里作者还提到了“内在权威“和“外在权威”两个概念。

外在权威

外在权威就是我们朴素观点上的权威,那些被白纸黑字定义出来的法律,规则。一些领域(比如学术)公认的权威人士,都属于外在权威。

内在权威

与外在权威相对应,那些并没有人强制要求,但个体很容易就倾向于去遵循的一些规则,被作者定义为“内在权威“。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球赛,演唱会,甚至去网红餐厅吃饭所不知不觉遵守的一些习惯,都属于内在权威。这样的内在权威比外在权威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会把自己包装隐藏成科学,道德,舆论,传统,从而让人们不知不觉的踏入之中。

我们往往能找到法律,规则不合理之处与之斗争。而对于这种内在权威,我们太容易掉以轻心,甚至即使我们察觉到,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对其发起攻击。当然,对于不太重要的事情,我觉得也没必要过于警觉,毕竟人生苦短,有时候放松去享受外界推来的东西也是好事。

破坏欲

破坏欲可以说是一种更极端的权威主义 - 他的目的不在于和周围的人共生,而在于彻底破坏周围的环境。这种动力的来源也同样是因为与周围环境相比,个体无比的弱小。为了消除这种不安,个体选择去摧毁世界。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极致的破坏欲挺难让人理解,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破坏欲的总结:

破坏欲是生命未能得到实现的后果

可能用我更熟悉的方式来理解的话,这就是“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机械趋同

这一点其实上一篇文章已经谈过。上篇文章里提到的伪思想,伪愿望等等,其实都是人们下意识去放弃自我,逃避孤独的方式。这一点我觉得和[[#内在权威]]是一个道理。

其他有趣的观点

教育的问题

在第七章「自由与民主」里面,作者谈到了不少教育的问题。比如作者认为教育其实是助长了压抑,扼杀了自发性,用外加的思想替代了孩童原始的思想。这也就助长了趋同。

举个例子,我们从小(大概不管任何文化都是这样)被教育要与人和善,要对陌生人微笑。这就直接意味着我们开始压抑自己的“敌视”,“厌恶”等感情。而受到这种教育影响越多,就越容易用上文提到的“伪感情”来取代自己自发的感情。

另外一个重要的被压抑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悲剧感”的感情。人本能的会去思考生命中那些悲观的东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死亡。然而不管哪个文化,我们都很避讳去谈论死亡。但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否认死亡也就是否认生命。

纳粹主义

上文有提过,整本书其实是想借助探讨逃避自由来探讨为什么纳粹能在德国风行。在第六章「纳粹主义心理学」里面,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点,即德国公民如果反对纳粹原则,那他其实就变成了反对德国,从而失去那种归属于德国的感觉。这种孤独让当时的中产阶级害怕,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不做声的认同。甚至当外国人批评纳粹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奋起反驳,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会认为攻击纳粹就是攻击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