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canada life
Prior art: 2023
🎮爱好
📕看书
去年看书的量其实跟前年差不多,不过可惜的是整个去年没有哪本书让我有特别特别大的感触。唯一给五星的书「云彩收集者手册」,并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书。倒是有按照计划试着读一本哲学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过不出意料的,读完之后也并没有真正看懂什么。每次看这种严肃哲学书就都是一模一样的感觉,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在说什么就不懂了。我觉得我看这种偏严肃一点哲学书的问题在于我看书太快了,很多时候属于那种看完却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显然是不适合去啃这种严肃哲学读物的。真正读哲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起源开始一点一点了解一个流派的起源,发展。等对这个流派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之后,再去具体看里面的著作才行。
另外算是比较有趣的就是年底看的「艺术的故事」。看这本书的起因,还是因为之前看了一篇关于「包含黄色、蓝色、黑色、红色和灰色的构图」这个抽象艺术的赏析。文章不记得是在哪儿看的了,但里面大概就谈了作者(蒙德里安)的一些成长轨迹和这幅作品是怎么一点一点诞生的。看完之后竟然觉得自己真的能开始欣赏他了。这种转变,也让我想到自己在学了开飞机认识云之后,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云。其实想想艺术也并不是什么非要天赋的事情,即使不擅长,但通过多去了解学习还是能慢慢开始欣赏的。
今年准备继续读点艺术相关的书,顺便也看看有没有其他不太了解的东西,可以读读入门读物。
🛩️飞机
去年甚至给自己定了飞15-20小时的计划,实际上我大概在微软模拟飞行上都没飞到15小时,基本上觉得自己这个技能约等于已经废了。可能比较有趣的点就是开始在模拟飞行上尝试更多复杂的机型,比如年中的时候照葫芦画瓢飞了一下B787和A320。虽然其实很多操作不太明白具体是在干嘛,但一点一点的去把这个庞然大物飞起来,本身就是个有趣的事情。另外也看了不少关于飞行相关的科普视频,关注了不少飞民航的飞行员讲解一些他们飞行的趣事。感觉学飞本身更多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的门,从而更有兴趣和动力去了解这个行业和这个方向相关的内容。
今年准备看看多玩玩模拟飞行,试试看能不能把几个经典机型大体的原理搞明白,争取做到对着检查单把飞机给飞起来。
🏸羽毛球
今年的年度总结,已经把羽毛球这个单项,从二级目录直接提到顶级了😂。如果说去年大部分目标都没有做到满意,那绝对是因为在羽毛球上过于超额完成任务了。大概统计了一下,去年差不多上了40节一对一+30节团课,平均下来一周一节半了。除了上课,自己在家也会做点步伐练习,也会b站看看教学视频啥的(人在床上躺,球技心中长)。
要说学飞是去挑战自己学习一些困难的东西,那练球打球就真的是回归到了最原始运动的快乐。虽然我不算一个特别有运动天赋,但这一年的练球,还是很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每次练的东西从完全不会,到逐步能用到实战,同样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学球的过程中另外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于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比如说打羽毛球总会说到各种发力的技巧,自己真正去尝试更好的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进行一种很精确的发力,或者说尝试去调整重心步伐让自己跑得更快,都是在于最大化的利用身体的能力。我们每天在焦虑学习提升自己知识,视野,但却容易忽略了去提升这个最原始的东西,自己对身体的掌控能力。
另外给自己身边学任何运动的朋友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去不停的看自己训练视频做总结,下次再调整。尤其是这种需要一些肌肉记忆的东西,如果光打不看自己的动作,其实还挺难get到自己是什么样的。经常我会处于一种打的时候认为“嗯,我动作很标准”,结果一看视频立马变成“谁动作这么蠢”。自己在场上也会觉得自己好像很快,结果一看视频,明显反应特别慢,步伐也特别慢,觉得自己就像个老大爷。。。就刚开始看自己视频真的特别尴尬,但克服这个之后就能体会到通过这样的反馈纠正自己会非常有帮助的。
🎈生活
去年有个很神奇的分界线,就是年中我跟高中基友一起去Banff玩。虽然整个在Banff也就4天左右,但掐指一算,这真是我从2021年开始创业以来,第一次请假出去玩了。整个旅途其实我们也没有特别做啥攻略,就到处开开车,看山看湖,聊聊各种有的没的。这种出去瞎玩就真的非常非常放松。
说这是一个分界线,主要是因为整个上半年的状态都不算太好。现在让我回忆,我甚至都想不起上半年除了练球,其他做了啥特别有意义的事儿(well,拍拍樱花,去了趟vic其实还行!)。相比之下下半年就丰富多了,爬了Baker和Rainier,看航展,家里搞了几个饭局,桌游局,回了趟国。
不得不说,秋天的Baker真的是很漂亮(攻略 ),而且温哥华过去也不算远,trail也不算难,可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个trail了。相比之下Rainier(攻略 )温哥华过去实在是远了点,可能因为当时天气不好,也没觉得比周边的trail漂亮很多。
年底回国也是挺有趣的经历。大环境不好依然是大家谈话最常见的主题。除了商圈不景气这种显然易见的东西,这次甚至我身边开始有直接认识的朋友失业了。而且这个失业不是说自己想gap或者说刚失业还没来得及找工作,而是真正的失业有一段时间,主动找了工作却找不到。当然回去肯定还是开心的事情更多,这次回成都吃了下米其林川菜,见了很多朋友,甚至还参加了一个婚礼!认真想想,这个朋友是我还有联系的认识最久最久的朋友了。从02年初中一年级到24年,中间已经22年了。真的是认识的时间比不认识的时间还长很多很多了Orz。
💻工作
整体来说我好像不是特别喜欢谈论工作。这倒不是说我不喜欢工作或者工作在我生活中不重要,而是我会觉得一谈到工作就专业性太强,很容易成为一个无聊的话题。
从21年底24年底,已经算是创业三年了。每次别人问我现在状况怎么样,我就只能说“还没破产”😂。虽然是一种戏谑,但确实创业不易是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总的来说,会感觉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杂。很像救火员一样,哪儿里燃起来了就赶紧去修修补补一样。因为企业软件本身就很复杂,客户的要求也会非常不一样,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去配合客户做需要的功能。这时候,去权衡到底要花时间去做一个新东西,还是把以前的打磨得更好,就真的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艺术。都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我觉得做产品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整个去年IT行业大环境也不算很好,只能说比前几年稍微稳定了一点点。身边还是能陆陆续续看到大厂裁员的事情,小厂那就自然不必说了。相对来说,作为比较资深的码农已经是幸运的那部分了。这两年毕业的应届生,或者是转码的朋友才是更辛苦的。尤其是这几年烂大街的AI也或多或少能给各行各业造成一些冲击。
Anyway,我写到这都觉得工作确实是个无聊的话题,就此打住吧。有空可以专门写写我对AI和创业做产品的一些想法。
💭思考
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去年我把微信的签名改成了这句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这句话其实是Unix设计哲学之一,我一直很喜欢。虽然改微信签名不算是啥特别有象征意义的事情,但我确实把这句话当做我近期的目标之一。
以前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特别专一,或者说不是那种会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我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是我是那种能迅速把一件事情做到80%,然后就停滞在此。也许我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还在,所以可以维持80%,也可能我会对此失去了兴趣,开始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上。
从小到大,我最引以为豪“专一”的一个事情,估计就是写代码了(直到现在也是)。但有一说一,虽然嘴上说喜欢,但我并不是真正把这个技能发挥到极致的人(真要量化一下,大概就90%吧!)。我身边比我起步晚但比我写代码厉害的人其实也有很多。况且这作为我的主业,搞好一点似乎也是理所应当。
抛开这个,我感觉自己真是找不到有什么非常非常拿得出手的东西了。也许是自己拿不出手,所以我会特别佩服那些能把事情,爱好做到非常极致的人。印象中大概是初中高中时候玩暗黑破坏神2,那时候我应该是连噩梦难度通关都不行。那时候去查攻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篇是在分析游戏的DPS怎么能达到最高。这里他甚至不是光分析技能搭配,人物加点,里面还计算了怎么利用游戏机制去配合帧率来做计算。这种听起来有点过于硬核,但我反而是真的打心里佩服这样的人。他们能把自己宝贵的时间花在这种我们旁人会觉得无聊或者转牛角尖的事情上。但在我眼里,这才是最大的奢侈和浪漫。
所以这两年,不管是学飞还是练羽毛球,我也尽量让自己更沉浸式的去做一件事情。雨露均沾固然可以尝试很多新的内容,但兴趣爱好,往往研究的越深入,越能更大的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写作
其实去年我就已经把写作放到目标里了,只是没想到年初在写了逃避自由两篇(一 ,二 )后劲太大,让我后面都没鼓起勇气来再继续写下去。今年开门似乎还挺顺利,在整理完了PPL回顾 后(10000多字!!!),二月初就把这篇年度总结写完(虽然应该是1月份写完的Orz)。
之所以这两年特别把写作提到目标上来,主要的原因其实跟上面的do it well很类似。平时我虽然有不少想法,但很多还是靠"说"来输出。能说善道固然好,但作为一种沉淀还是不太够的。毕竟嘴上的表达来得太快,可能在说的过程中能有一些灵光一闪或者也会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但不管是自己还是听众,都很难能在这种高速度表达中去察觉这些地方。
语言的表达,受众更多是听的人。我相信很少会有人在没有听众的时候去讲述自己的观点(我唯一做过就是大学讲ppt前自己在家练习,不过那也不是因为我想练习逻辑,而是想确保自己英语别处太大篓子),而写作,从某种角度来说,即使完全没有读者,自己也能受益匪浅。
写作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足够慢。一旦慢下来,你就更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想法,发现其中闪光的地方和欠妥的地方。同样,也更有时间去斟酌遣词造句甚至是段落的组织。当你想把脑子里那些东西都dump(我觉得这个英语词实在是太妙了)下来,就必须要去一点一点挖掘那些灵光一闪背后的细节。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让自己思路更清晰,观点更明确的方式。
给大家推荐一个我认为非常好博客Paul Graham,他就是那本「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他的每一片博客,就真的是非常非常系统的按照essay的态度来写的,让我大受启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这种写作能力和态度。
🗓2025计划
- 读书:尝试至少读一本艺术方面的书。至于读书的数量就不强求了,今年目标还是多写。
- 羽毛球:好好练球(争取60节课吧),参加一次业余群里比赛,组织一个规律一些的单打局。
- 写作:至少写10篇东西,可以是新的想法,也可以是整理过去的游记。
- 旅游:争取去一个10天左右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