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 why
- book
全文约4800字,阅读时间~12分钟
目录
一见钟情
现在其实已经不太记得是从哪儿看到这本书了,大概率应该是欧文·亚隆的某本书。但印象很深的是,当我看到「逃避自由」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几乎是立刻被吸引了。毕竟在传统观念里,“自由”这个词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极其正面的词汇,应该是每个人求之不得的才对,怎么会有人想要去逃避它呢?
在豆瓣看了下简介和评论,感觉这确实是一本好书。然而简单找了下发现这本书并没有任何官方电子版,网上也没有质量比较好的版本,阅读计划就只能暂时搁置了。去年底回国逛书店的时候总算是买到了实体版。这本书内容不算多,就200页。虽然内容确实很严肃,但并不算太难读。看完之后还是有非常深的感触,尤其是考虑到这本书出版于1941年,但其中内容放到现在的环境下,依然十分的适用。
这本书其实更偏向社会学而不是心理学,说逃避自由,其实更多是想分析纳粹是如何迎合了民众这种心理的“弱点”来一步一步上位的(再次强调,这本书出版于1941年,那时候纳粹还如日中天)。我个人的话对社会学这部分兴趣相对比较少,毕竟纳粹离我太远了,更多关注点还是在心理学这一块。
就像书里前言写的,这本书更多是诊断而非预言,是分析而非解决方案。这里我也想简单写写自己读后一些想法,并提出一些我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下文大部分是我自己读后感+对作者思路的总结。引用原文的地方我会直接标出。
两种自由
不知道说到“自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啥?反正我想到的是这个
作者在书里定义了两种不同的维度自由:
第一种自由是"不被传统权威所束缚的自由",例如社会家庭不会强迫我们去做什么事。这种自由在2024年听起来并不是难事,但考虑到这本书出版的年份,那个年代其实并不是所有人拥有这样的自由。这点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展开了。
第二种自由是“积极自由”,即作为个人,能完全依赖于个人意志去做出自己的选择。这种自由听起来我们每个人生来拥有,但这里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去探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个人意志”实际上是受到了外界强烈的干扰。他也把这种被外界严重扭曲误导,却不自知的意志定义为了“伪思想”,“伪感情”,“伪自我”,“伪愿望”。这里作者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来解释伪思想(以下并非完全原文,我稍有加工):
假设一个岛上有一个原住民渔夫和一个游客。渔夫对于岛上的天气变化很有经验,他能通过湿度,风,云等外界因素来判断天气,当然他也会参考天气预报。游客并不懂天气,也对相关知识不感兴趣,但他是那种觉得自己能回答任何问题的人。
这时候如果我们问渔夫接下来天气是怎么样,他可能会告诉我们接下来会下雨,并给我们列举出各种观察到的现象来作证他的想法。这是他真实的思想和推理,是他通过“个人意志”做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可能与天气预报相同(也可能不同,但这不重要),但对于渔夫来说,他的推论不是来源于天气预报。
同样,如果我们问那个自负的游客,他会告诉我们天气预报的结论,然后他也许会把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作为“佐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实际上他对于天气是一无所知的,他结论完全是天气预报告诉的。他的结论和证明,都是被外界“操纵”的结果。但有趣的是,这个游客会认为这些观点是自己得出的, 这都是他的自由意志。
上面这个例子可能看起来会比较夸张,这个游客明明自己是知道自己的结论来源于气预报,他怎么会把这个当作是自己的思想呢?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叫做“机械趋同”的逃避机制,这点我后面会讨论,就暂时不在这里展开。
这种并非自发产生,而是被外界灌输扭曲的“个人意志”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观察到,这里我也随便举几个我觉得我们生活中更常见例子:
- [伪思想] 俄乌战争爆发后,没过几天就会有从来没关注过东欧局势的人能对里面的是非对错,政治局势侃侃而谈,义正严辞的指出谁对谁错。
- [伪思想] A股暴跌后,平时不怎么关注经济的人,突然能跳出来把里面的因果分析的头头是道。
- [伪愿望] 爸妈都在体制内的小孩,自己也想进体制内。
- [伪感情] 世界杯之后,突然某些明星或者队伍多了很多球迷。
是不是上面这些例子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前两个伪思想很好理解,就是很多人看了一些专栏分析,把到处揉合出来的信息当作是自己的思想,再传播出去。伪愿望是指把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当作自己的愿望。最后的伪感情其实是周围所有人都为某个球星队伍狂欢,开始讨论他的时候,自己也被感染,加入他们一起狂欢,这其实也是一种刻奇。
作者也有几段对于伪愿望的精彩描述:
我们的全部精力都花在得到我们想得到的目的上,但多数人从未对这个活动的前提提出过疑问,即,他们知道他们真正的愿望。他们没停下来想一想,他们正在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否是自己所想的。 … 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
举几个更具体例子,以下几个东西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停谈论并作为自己生活目标的:
- 财富自由
- 结婚
- 稳定的工作
这些几乎人人都会谈论的愿望反而很应该让人警觉,真的我们所有人都生来会对这些东西趋之若鹜吗?还是说这些恰恰是社会文化给我们所有人刻下的伪愿望?
其实作为社会人,我们每天必然会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自己的思想肯定是受各方影响。一个思想/愿望伪不伪显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结论。作者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方法论来尽量去剥离外界的影响。这里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技巧,但为了不打断体验,我把它放到了最后[[#ye11ow的小技巧!]]。
所以你看,好像听起来实现这种“积极自由”不难,但光是排除外界影响造成的这些“伪”的东西,去找到真正的个人意志,就是件天大的难事了。
为何逃避
好了,基于作者的定义,这两种自由听起来都是好东西啊,为什么会有人想逃避呢?
因为任何东西都有代价,包括自由。
那自由背后是什么的代价是什么呢?这就要回到本文可能是最让我有感触的部分。在作者看来
自由即孤独,自由即责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勇气和能力去承担自由背后巨大的孤独和责任。当人们觉得孤独和责任是他们更不能承受的东西的时候,他们选择逃避自由。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是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第一次看到),觉得真是mind-blowing。以前从来没想过,自由背后竟然有这么大的代价,而且一旦认真去想,这代价还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刚才我们谈到了[[#两种自由]],如果要去追求“积极自由”,即要去剥离外界干扰找到尽量纯粹的个人意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刻意的去区分“外界”和“自己”。而作为社会动物的我们,越和外界分离,就越会失去归属感,越能感受到孤独。与强大的世界相比,我们每个人是非常非常渺小的,形单影只的去直面世界的危险和压力,会给人造成难以承担的焦虑感。
同样,在我们完全去贯彻个人意志的时候,也就注定了我们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条路上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个人意志负100%的责任。任何失败和遗憾我们都没有任何借口,因为这都是自己的选择而造成的后果。
举个例子,学生时代我们大部分人学习其实都是被动的,老师叫你做题你就做,今天有考试就按时考,身边的同学也都是这样。这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自由是非常非常非常少的,能自行安排的,无非就是上课要多认真,做题要不要偷会儿懒。
用上面的背景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请想象自己回到高三下半学期刚开学,这时候国家突然宣布:从今天起教育改革, 学校不再开课,家长不能再过问学习细节,所有学生在家复习半年后直接高考。听到这个消息,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接下来的生活准备怎么安排?
也许刚开始会兴奋,终于可以放松了!但如果你是个上进的人,那么回家所谓开始自己复习后,你会突然发现,你失去了被安排的生活,失去了周围同学的比较和参考。你要开始自己给自己安排复习计划, 要自己去掌控自己精力时间的分配。没有人盯着你复习,没有人检查你的学习进度,你想怎么偷懒就可以怎么偷懒,但你却依然要承担将来考不上好大学的责任。本来“简单”的按部就班的学习和上课,突然变得无限的灵活和复杂起来。这种突然的自由,大概率会让你变的迷茫和不知所措。
如果你能切实的体会到这里的自由带来的无助的话,那请再尝试下面这个更为实际的思想实验: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或多或少处于这样的轨迹当中:小学初中高中按部就班地上课,并没有太多的自由;等上了大学之后相对可以更多支配自己的生活了;从学校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有了自己的积蓄,开始考虑买房子。再之后随着工作资历变深,收入也增长。有了稳定的对象,于是买房子,结婚就提上了日程。结了婚,自然逃不过生小孩。有了小孩之后的生活和生小孩之前完全不一样,很大一部分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小孩身上…
好了,后面就懒得写了,无非就是渐渐迎来衰老和死亡这些耳熟能详的流程。
但人生就真的像高三课堂一样,流程都是被安排好的,我们去执行就好了吗?
不!
我们人生的轨迹 - 如果真有这个东西的话 - 也更像上面例子里宣布教育改革的例子,只有开始和结束,即出生和死亡。
是的,没有第三个点了。甚至在高三那个例子中,你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高考,而生命是没有目标和意义的。你没有任何一个你需要为之负责的目标,或者说你的目标就是你的生命。这里我们回到存在主义最经典的概念
存在先于本质
生命只有一种意义:生命活动本身
我们的人生是没有任何轨迹“必须”要遵循的,我出生,我活着,我死亡。上学,工作,结婚都不是必要的东西。可能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别触犯法律(甚至这个都不是必须的,笑)。
虽然道理是这样,但我能真正认真的去试图去考虑绕过这些轨迹的人,还是太少了。当然,这里的“试图”不是说简单停留在脑子里想一想“我可以不上学吗”,“当然不行,我不上学怎么能找到工作”这种。这里说的去考虑,至少是要真正坐下来规划这种可行性,去问问看身边有没有这样操作的人,去和家人,朋友聊这种可能性,去或多或少的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
在我看来,迅速得出“当然不行,我不上学怎么能找到工作”这样结论的行为,正恰好是一个逃避自由最典型的例子 - 毕竟如果如果去细想或者尝试这种不合常规的可能性,就意味着自己突然有了太多自由 ,太孤独,承担太多责任(还记得那个高三被送回家自己复习的学生的例子吗?)。
如何逃避
这本书另外一大部分有趣的地方,就是介绍了三种常见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 权威主义
- 破坏欲
- 机械趋同
咋眼一看这篇文章已经5000字了,这里我先偷了个懒,在下一篇逃避自由 - how里面再来谈谈这部分的感想吧。
附录
ye11ow的小技巧
首先要声明,我们是不可能找到绝对的个人意志。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我的意志注定是要被别人,被社会,被文化影响的。但找不到并不意味着尝试去找是徒劳。这就跟我们学生时代学物理都会用“绝对光滑平面”来考虑问题一样 -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光滑平面,但如果我们了解一个规律在绝对光滑平面理论值是什么样,我们就能更好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接近它。同理,没有绝对的个人意志,但如果我们能尽量的去摒除周围的影响,那么我们至少能找到相对的个人意志。
好了,我的小技巧其实很简单,就是自问自答几个问题,越详细越好:
- 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我还会去做吗?“被别人知道”能构成我去做这件事情多少的动力?
- 我是从什么时候,以什么理由开始想做这件事的?从朦朦胧胧的想做,到现在觉得一定要做,中间是怎么变化的?有什么明确的节点吗?
- 如果我不做这件事情,会有什么代价或者遗憾吗?我周围的人会有什么反应吗?
这三个问题的用意也很明显:“被别人知道”这点占的比重越高,那么这个行为本身也更多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尽量去溯源一个想法的起因,其实也是尝试去看看这个想法有多少是被外界植入的;不去做其实是去做的一个反向思考,如果不做这件事情更大的遗憾不来自自己而来自周围,那也说明去做的很大动机在于满足别人。
小技巧的应用
这里我就用我“写读书笔记”这件事情来演练一下!
- 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我还会去做吗?“被别人知道”能构成我去做这件事情多少的动力?
可能还会,但动力确实会少很多。我写这个笔记主要原因有几点 a. [50%] 系统的整理笔记其实是帮助自己理解的过程,能把自己想法写出来,是比精读一遍更好的学习方式。 b. [30%] 我希望收到别人的反馈来告诉我的想法局限在哪儿,或者好在哪儿。 c. [20%] 我希望别人觉得我牛逼。
- 我是从什么时候,以什么理由开始想做这件事的?从朦朦胧胧的想做,到现在觉得一定要做,中间是怎么变化的?有什么明确的节点吗?
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我开始想这个事情,但大体来说,从我开始看一些严肃书籍后,就一直有精读一本书的想法。这种严肃书籍光看一次,其实很难完全吸收它的内容。“最好的学习就是把它教给别人”一直是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事情,而通过写作这种记录+输出,其实就是一种“教”的替代。
真正立下flag决定要做就真还是写去年年度总结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原因,单纯就是觉得今年可以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写个1,2篇。做新的尝试一定要抛弃完美主义的想法,不要顾虑太多,去做本身就是最重要的。
- 如果我不做这件事情,会有什么代价或者遗憾吗?我周围的人会有什么反应吗?
我自己的代价大概就是对于这些书就只能浅尝则止了,算不上特别的代价或者遗憾。我周围的人显然完全不care这个。
综合三个回答,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还是有些依赖于别人的地方,但这里依赖别人的部分也很多是为了拿到反馈让修正自己,并不纯粹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绝大部分还是我的个人意志。